专户“一对多”业务由公募基金公司中的专户团队管理,但准入要求与私募基金更接近,二者有以下区别:
1、二者都可以投资于交易所和银行间证券产品,包括股票、和基金等,也可能包括权证。目前阳光私募绝大多数为非结构性产品。专户“一对多”也可发行结构性产品、QDII
等。
2、阳光私募实际管理人是私募管理公司,一般最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不超过50人,机构认购者不限人数。成立要求一般是3000万元;专户“一对多”业务实际管理人是公募基金公司中的专户投研团队。认购门槛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数不超过200人。成立要求是5000万元以上。
3、信息披露方面,阳光私募每月一次披露净值,也有每周公布的。2009年2月银监会曾下文要求每周披露一次。部分私募每季、每月或以更高频率公布操作报告。一般每月开放申赎,部分每周开放;“一对多”要求每月一次向投资人公布净值,要求在资产管理合同中约定向投资人报告相关信息的时间和方式,保证投资人能够充分了解资产管理计划的运作情况,最多一年开放一次申赎。
4、投资限制。阳光私募单个资产管理计划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一般不得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20%;同一资产管理人管理的全部特定客户委托财产(包括单一客户和多客户特定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于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20%(不同信托公司会有所不同)。专户“一对多”组合投资单个资产管理计划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不得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10%;同一资产管理人管理的全部特定客户委托财产(包括单一客户和多客户特定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于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
5、业绩报酬。阳光私募可以提取20%的业绩提成(盈利或计划终止时提取),不能承诺最低收益或预期收益;专户“一对多”管理人的业绩报酬不能高于20%的提成。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别以外,在投资理念、机制、风险承担上都有较大的差别。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区别是激励机制、盈利模式、监管、规模等方面,具体的投资手法,尤其是选股标准在同一风格下都没有什么不同。
首先,投资目标不一样。公募基金投资目标是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以及追求同行业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标是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但同时,私募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高。
其次,两者的业绩激励机制不一样。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就是每日提取的基金管理费,与基金的盈利亏损无关。而私募的收益主要是收益分享,私募产品
单位净值是正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取管理费,如果其管理的基金是亏损的,那么他们就不会有任何的收益。一般私募基金按业绩利润提取的业绩报酬是20%。
此外,公募基金在投资上有严格的流程和严格的政策上的限制措施,包括持股比例、投资比例的限制等。公募基金在投资时,因为牵扯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募的操作受到了严格的监管。而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除了不能违反《证券法》操纵市场的法规以外,在投资方式、持股比例、仓位等方面都比较灵活。
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是受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 所谓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 [1][2][3][4] 由于私募基金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由商业银行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进行证券投资的活动称为专户理财。 它们的异同: 1、募集的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进行的,而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这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区别。在我国,公募基金都在公开媒体上大做广告以招徕客户,而私募基金在吸引客户时不能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4、监管不同。公募基金由证监会依法进行监管,并实行行业自律,而私募基金仅属于普通的投资者。 5、投资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简单一点就是公幕基金公司购买某一只股票金额不能超过该支股票的10%,单支股票占单只公幕基金的资产比例不能超过10%。而私幕基金没有这限制,如果私幕看好云南白药这支股票最好,私幕经理可以全部将资产放在云南白药这支股票上,这便于私幕大比例购买自己看好的股票,这也是众多公幕基金经理转投私幕的一个主要原因。 6、业绩报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则收取业绩报酬,一般不收管理费。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 7、投资限额不同。公募基金申购限额一般1000元,定投更低有的可以100元,满足一般中小投资者都能参与;而私募基金对投资人的金额限制比较高,目前一般要达到100万才准购买,当然也有降低门槛的,50万元可以购买 开放式基金都是公募基金,可以在基金公司的网站或者代销点银行和证券公司购买 。
采纳哦
公募和私募都属于基金类金融产品,但二者在募集方式、信息披露程度、投资门槛、基金经理人业绩报酬方面却大有不同。详细情况如下:一、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可以公开发售,可以随便宣传,可以在银行代售,人人可买。私募基金则与之相反,不可以公开发售,不能公开宣传,只可以针对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凡是公开宣传出售的私募基金,那么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二、信息披露程度要求不同:公募基金虽然人人可买,但对信息披露却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详细披露。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则不高,一般只需有披露项目内容就够了,并且具体的运作过程无需透露。
三、投资门槛不同: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是100万人民币(《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以如果遇到低于100万起投的私募基金可要谨慎考虑了。公募基金则是自诞生以来就自带“普惠”基因,所以几乎是相当于没有投资门槛。此前在余额宝的带动下,基金公司纷纷下调基金申购门槛至100元乃至1元,进一步提升公募基金的“亲民性”。
四、业绩报酬不同:这是对基金经理而言的,但同样也对投资者有很大意义。因为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基金经理所得报酬仅仅是基金管理费,不提取业绩报酬,基金排名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仅代表荣誉。而私募基金不同,基金经理的直接收入来源就是业绩报酬。如此一来,在公募基金投资中,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关系仅仅是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关系,盈亏自负。在私募基金投资中,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关系的关系则更紧密,二者利益是紧密相连的。
分为一对多专户和一对一两种。
专户“一对多”业务: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多客户特定资产管理业务,是指取得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基金管理公司向两个以上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接受两个以上特定客户的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由商业银行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将其委托财产集合于特定账户,进行证券投资的活动。
参与起点:投资者委托投资单个资产管理计划的初始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单个资产管理计划的委托人人数不超过200人,客户委托的初始资产合计不得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投资范围: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金融衍生品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品种。
一对一专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简称专户理财业务,是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由商业银行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进行证券投资的活动。
都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相对于我国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人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而言的,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在这个意义上,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可以称之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
相关热词: 公募基金专户投资范围基金专户是公募还是私募
时间:2023-03-29
时间:2023-03-29
时间:2023-03-29
时间:2023-03-29
时间:2023-03-29